热点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经典案例 >
  • 熊玲:同理性诠释【修订版】

    2021-05-22

    以主体间精神分析视野,治疗存在性不安(之四) 本系列文最前面提到了,史托罗楼的主体间理论,是来自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所以,在主体间关系的视角下,主体双方真实体验的回应里面,助一臂之力的是现象学方法:不预设优先顺序,尽可能地纯粹描述,以使我们

  • 熊玲:真实体验的回应【修订版】

    2021-05-09

    以主体间精神分析视野,治疗存在性不安(之三) 强调主体间关系、在关系中予真实体验的回应,是主体间精神分析的基本立场,也是贯穿整个分析过程的视野。来访者在此时此刻的表现,无论如何异常都是他当前所想要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异常的行为和语言之中都包含

  • 熊玲:有效倾听与情感连接【修订版】

    2021-05-09

    以主体间精神分析视野,治疗存在性不安(之二) 通常,来访者主体所体验的痛苦多源于存在性不安。前面所举例的皎皎,可谓存在性不安,或叫非主体化焦虑的个案。对非主体化焦虑,通俗一点表达就是:不知我是谁的身份焦虑。皎皎的存在焦虑有两个要点:一是作为

  • 熊玲:主体间治疗与存在性不安【修订版】

    2021-05-09

    以主体间精神分析视野,治疗存在性不安(之一) 什么是主体间精神分析? 我们知道,精神分析这个神乎其神的概念,自创始人佛罗伊德提出一百年来,许多开拓性人物及学界众说纷

  • 熊玲:神经症的疗愈之路【修订版】

    2021-05-09

    神经症的疗愈之路大方向有二:自我疗愈;接受心理治疗。我作为心理治疗师,此文简述后者,更多意义上是对治疗师所讲,全文引用我未发表的一篇学术会讲稿:《以动力学视角-谈主体间治疗神经症》。 1,为什么是动力学-主体间治疗神经症而不是其它? 因它们间有

婚姻家庭
情感困惑
同性恋
婚外情感
强迫症
恐惧症
焦虑症
抑郁症
失眠
职业规划
人际交往困难
情绪疏导
亲子教育
厌学网瘾
成长烦恼
升学压力
推荐资讯

一个关于抑郁的心理小组的招募通

团体治疗 团体治疗是一种通过验证的有效的心理干预方式。 尤其是针对人际关系感觉不流畅不顺利的来访者。 比起个体治疗,团体治疗更有力,并且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抑郁 在今天的城市生活中, 有不少朋友感受到心情低落的持续性困扰。 情感 也许是因为情感的

  • 240846020
  • 128450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