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经典案例 > 成长烦恼 >

熊玲:评价的暴力性

发布时间:2017-07-10 13:51  点击数:
导读:论完美犯罪的心理动力学(八) 我们知道,你若能怎样怎样,太阳都会从西边出来是暗喻你不行的讥讽。可事实上,这一暗喻缔造了许多人的偏执情结。比如,有人总是强迫性追求有出息,停不下地奔跑在没目标的路上,感受着无尽的身心倦

——论完美犯罪的心理动力学(八)

 

 

 

 

 

 

我们知道,“你若能…怎样怎样,太阳都会从西边出来”是暗喻你不行的讥讽。可事实上,这一暗喻缔造了许多人的偏执情结。比如,有人总是强迫性追求有出息,停不下地奔跑在没目标的路上,感受着无尽的身心倦怠。下面,以旺(一位事业有成的女性)为例,解读这一偏执情结的精神动力学。

 

 

 

 

1,评价与情结

 

旺,深怀有出息的梦想,自10年前创业以来,虽经历过坎坷,但她不断的努力终获得了成就,现拥有餐饮连锁店十余家。这是她有出息的标志。

 

可她不认为。你很少看见她有笑容、轻松,很常见她的疲惫、眉头紧锁。近两年,她在继续努力的同时又竭力想放弃努力:想完全关掉餐饮转行做其他,却不知要做什么;她变得无可奈何的拖沓,内心十分纠结和茫然。她说:也许在别人眼里我很成功,很风光,但我一点不觉得,也不知为什么,反正我不觉得。

 

这个反正(都不是),跟她过去的自我被界定有关。

 

那是她不堪回首的记忆:在原生家庭,她是五姊妹中被父母批评最多、备受忽视的老幺。正因此,她总是找机会表现以赢得大家的好感。刚上初中的某天,她鼓足勇气对父母说“我以后想考军校,将来当个军官”,父亲“哼”了一声,母亲戳之以鼻“别做梦了,你就不是那块料”,还说“你能当军官,我赌太阳从西边出来”。这些话如冰桶灌顶,令她倍感冷酷的羞辱。之后的她变得越发隐忍内向。

 

那怪诞的评价性回应,就像一颗魔力种子,定格在旺幼小的心里。它一方面散发着恐惧的恨意,总害怕也怨恨自己不行,以及父母的不喜欢;另一方面它不断滋生誓必有出息的强烈渴望。

 

从此,那个评价成为了她心中抹不去的鄙夷,也成了她超越自卑的起点。最终,她收获了成就。若以众人对成功或财富的标准,她在姊妹中是最有出息的一个,但也是最不快乐的一个。多年来,她体验着“无可奈何的努力”做事,已没有做事的动力和乐趣……却不知,这究竟算是成功还是不成功,抑或是出息了还是没出息呢?

 

很难说,但有一点可肯定:她受那久远的隐喻“太阳从西边出来”的精神动力驱使,一直践行着“我行”的证明。我称这股精神动力为“被认可情结”。

 

 

 

 

2,强迫性追求与强迫性放弃的背后

 

不难理解,旺女士为什么固念“有出息”,为什么众多人近乎偏执地追求“成功”?这都是跟他们过去被赋予的“评价”有关。那份评价,仿佛是注入了生命的任务一般。

 

为什么早期抚养人的评价,对孩子心理有如此大的影响?甚至会构成一个人今后的行为模式?

 

对于强迫性追求与放弃的心理现实,新精神分析学有诸多解释,但都没离开那个基本点:人的自我意象的萌芽,原型是父母意象;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即关于我是谁,诸如:好看的、丑陋的、可爱的、可耻的?),养料是父母的作为。

 

人在形成自我意识的童年(3-13岁),是没有足够自我认定的能力。这时他对自我的认识,是建立在他者(特别是父母)对己的态度和评价上的,那时候抚养人的言语和情感态度,就是令孩子确认自己“好或不好”的信息资源。比如,假设一个人儿童时被界定、被内化了一个“笨自我”,他今后的行为模式很可能是:为人处世非常的小心翼翼,或是回避性的拖延模式。反之亦然。

 

因此想说,强迫追求的背后,是在追忆——价值丧失的自我,那个没被认可的自我。

 

仍以旺为例,她为什么在成功的光环下,没有成功的优越感,有的是低落伤感?这分明像一种“失恋”状态,人只有在重要客体丧失之下,才可能对拥有的视而不见。她感觉不到成功,也或许说她要的不是这些,说明她心底的愿望从未实现。深度解析,早期她为什么想将来当个“女军官”?因军官是令人崇拜、仰视的身份,是权力和绝对有出息的象征。幼小的旺只有幻想成为那样的她,才可以超越姊妹们、以绝对的优势获得被认可;那时,她之所以把幻想告诉父母,是她满以为父母们听到后会为她有理想而高兴、而称赞她。不料遭遇的是挫败。若深度解析她父母,为什么那样否定她,或许是他们重男轻女的情结、生到第五还是女的心理挫败,他们将这份遗恨无意识地转泄给了孩子。

 

这个回应,如同暴徒的匕首,无情地刺向了一个弱小的心灵。无论谁,在需要价值肯定的幼年,受到这样羞辱性评价,都是一个很深的创伤。

 

我们进一步可理解“不行与出息”的强迫性重复意义:她那竭尽全力的进取,以及不是“军官”的成功,并不是她的内心真相,而只是因那“被认可情结”,渴望获得父母对她“你有没有出息都是好女儿”的接纳。

 

人天性就有不服输的倔劲——你说我不行,我偏就做给你看我行。可对旺而言,即便有了出息也等于没有,因在她无意识的感情层面是不能背叛父母的看法,也因任何“行”都无法替代“太阳从西边出”的意涵。因此说,她欲放弃又放弃不了的“努力”后面,动机只是为了不断抚慰那深远的创伤。

 

凡在强迫症的身上,你能发现为了成为父母意志中的他/她,他们从未放弃儿时的幻想,从未停止“自我理想”的追逐。那股不服输的倔劲,是“证明我行”的永不歇息的动力。只是他们没有、也不会意识到那股倔劲,其实是牺牲他真实自我的一种无形暴力。

   

 何尝不可说,无论是强迫症还是抑郁症的动因,都是被“有出息”这个高大幻想,完美的覆盖了它对人性快乐的杀伤。

 

 

 

 

3,对教养的反思

 

以上事实令我们看到了,什么是暴力性评价,以及它的代价。

 

如果,有出息强迫症是因“评价的暴力”丧失了自我,但若能使当事者有重建自我、能使抚养人有反思自我的唤醒,那么,那些丧失的代价也算有了点价值。

 

哈佛教育学院的心理学家曾经说过:“时代已经不同了,对才华的定义应该扩大。教育对孩子最大的帮助是引导他们步入恰适的领域,使其因潜能得以发挥而获得成就。可今天我们完全忽视了这个目标,实行的是一视同仁的教育,仿佛要把每个人都教育成大学教授,对每个人的评价也都是依据这个狭隘的标准。我们应该做的是减少评比,多花心力找出每个人的一面天赋加以培养。成功有无数个定义,成功的途径更是千变万化的。”

 

我国的教育却一直顽固坚守“分数论”。家庭为了跟上大局,拼命将孩子辅佐上“读书-有出息”的飕飕快艇。倘若孩子在快艇上,一不小心成绩拉下了、考试失利了、评语不好了,接踵而来的是:严肃谈话、自我检查……中国少年,无不在成人的一片“聪敏或愚笨,成才或不成才”的二元评价中获取着自我价值感。

 

无数旺一样的出息强迫症,应警醒我们的抚养者反思:在你曾经养育孩子,或正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你是否尽到了——不说教,少评价,多给予亲密和信任…这些基本职责?

 

“亲密和信任”才是教养的核心。这意味着,孩子即便有怯懦、逃学、装病等不好,父母亦然笑着看他,给他一个亲吻或拥抱。什么叫“亲密和信任”的具体做法?举例,美国电影《阳光小美女》中那个7岁的奥利芙,在她的选秀经历中,几经周折却仍遭彻底失败,但却得到了讲究成功的--父亲的接纳!父亲对孩子想“赢”的支持,以及对孩子已“输”的接纳,让所有关心奥利芙的亲人都放轻松了,甚至令每个亲人在开始转变,他们自身与外部的冲突或敌意关系。成功总是难逾越的高墙,而失败往往伴随一分接纳的自在。

 

无论是父母对孩子,还是成人自己对自己,凡出现的对人性柔软部分的不尊重、不接纳,都会构成对人精神的伤害。一个人,盗窃了他人财产,或侵犯了他人隐私是犯罪,但如果一个人,无意识剥夺了他人意志,侵害了他人(或自伤)人格健康的发展,又何尝不是一种罪行呢?在教养问题上,无知并非无过,人的无意识隐埋有无知的大过。

 

 

 

 

  就人格成长而言,我们有必要重申发展心理学的重要。人生下来,能否健康的活下去,又能否成长为有价值的社会人,是取决于抚养人的作为。也有必要告诫我们的抚养人:如果你惯用一种暴力性的评价模式,那你实际是对孩子的心灵侵害。若真爱孩子,就请剥开“为你好”的完美面具,诚实履行“亲密和信任”的养育模式。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四川成都熊玲心理咨询机构  熊 玲    商业转载,请先联系。

 

       四川成都熊玲心理咨询机构   熊 玲    

 

       熊玲相关文章:


 

        熊玲:人际嫉妒与早期亲子依恋缺损

             
        熊玲:怎么思维怎么活
        熊玲:感言如果
        熊玲:给心里的坎通条路
        熊玲:理解与不解
        熊玲:我不想胖
        熊玲:通向完美犯罪的梦
        熊玲:联想后面的主谋
        熊玲:牺牲者的迫害
        熊玲:为何叛逆自我愿望?
        熊玲:乖孩子的三张脸(上)
        熊玲:解读“无聊综合症”
        熊玲:有种感觉叫“谁治疗谁说不清楚”
        熊玲:《虎妈猫爸》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熊玲:人为什么受不了亲人受苦?

婚姻家庭
情感困惑
同性恋
婚外情感
强迫症
恐惧症
焦虑症
抑郁症
失眠
职业规划
人际交往困难
情绪疏导
亲子教育
厌学网瘾
成长烦恼
升学压力
推荐资讯

熊玲:过去现在“我是谁”【修订

以主体间精神分析视野,治疗存在性不安(之六) 本文是《以主体间精神分析视野,治疗存在性不安》的最后一篇,将讨论第三个维度:以主体间关系为视角,直面过去现在我是谁。 针对存在性不安的个案,如何直面过去现在我是谁?那就是在主体间关系的框架里,做

  • 240846020
  • 128450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