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经典案例 > 厌学网瘾 >

熊玲:当孩子挑战到你的最怕

发布时间:2019-08-27 10:28  点击数:
导读:1,一段对话 我在微博发表了文章再谈两难,其中一小段是:曾奇峰就父母的疑问时说,假如他们问:孩子不上学,我们是接受还是不允许?回答:作为父母,如果你们能从里到外、从想法到行动都反感现有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你们的孩子就自然去学校了--你们代替了

 

1,一段对话

我在微博发表了文章“再谈两难”,其中一小段是:曾奇峰就父母的疑问时说,假如他们问:孩子不上学,我们是接受还是不允许?回答:作为父母,如果你们能从里到外、从想法到行动都反感现有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你们的孩子就自然去学校了--你们代替了他们反感,他们就不必反感了。反问:那孩子得到支持,就更理直气壮地不去上学呢?回答:这是一个技术性的说法,讲的是千百回转的事的那最后的一件事,其中还有许多工作可做呵。

然后,有位名叫“花花草草爱我”,想必是一位母亲给了留言:我的孩子现在初一就说什么也不去上学了,而且还变的叛逆了,我现在特别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现在天天看这方面的资料,今天看到了老师写的这段话,第一段读了好几遍,还是没有太明白,您能再给解释一下吗,谢谢老师了!(注:她指的就是那一小段)

我回复:这段话的确难懂,有点绕。我尽量通俗点解释:第一,曾奇峰(国内著名心理学家)认为,孩子之所以不想上学,是因他在孤立无援下对周围世界“强制性学习”的反感与反抗,如果父母允许他的感受,并接受他的不想上学,孩子会感觉到被重要人物的认同和接纳,这会削弱他的逆反、和孤注一掷,可能孩子反而不跟周围世界对着干了。 第二,所谓“技术性的说法,讲的是千百回转的事的那最后一件事…”,是说本质上,任何问题的解决,最终是依赖于对问题诚挚的承认、接受、化解。就孩子不上学的问题,最佳策略是以退为进。当然做到这,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的。因“不想上学”背后是有诸多其他问题的。

“花花草草爱我”: 我还是先要跟孩子有一样的想法,赞同他不上学,通过这样慢慢磨去他强烈的叛逆,然后再一步一步的开导孩子,让孩子知道上学的重要性,我的想法对吗?熊老师能在我这么苦恼的时候亲自回复,真是万分感谢!

我回复:认同你的想法。(可能,“花花草草爱我”有了领悟,暂时不那么焦虑孩子的不上学;也可能她真能做到先接受孩子的不上学。)

 

 

 

2,当孩子挑战你的最怕,你能承受或接受多少?

若问父母最怕孩子的什么?或许,孩子的方方面面都是他们的最怕。因为中国父母的特长,就是担心、操心孩子。从某种角度,这透射了中国父母尤其是母亲,匮乏自我,唯以亲密关系中他者的成功,能感觉自我的价值存在。

孩子的不上学,没有几个父母能淡定、能接受。我们在心理咨询中也发现,构成父母最大不安的,莫过于“...孩子的问题已发展到完全不上学了”,从他们的表达和神情里,你能感受到那满腹的惊慌与愤懑,有些恨不得即刻捆绑、押着孩子去上学。

不难理解,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文化影响,对具有高分情结、习惯转嫁自我期望的父母而言,孩子不愿上学,无异将父母的心置于“断送前途”的绝望。可以说,父母对孩子无穷的担忧之中,当属不上学,触碰了家长的最痛。

回到事实,无论何种原因,孩子他就是不愿上学,父母你,将以何种心态和方式应对?总体上,不应软硬兼施的催促孩子上学,因这是孩子目前的最痛(敏感点);倒是需父母冷静之下处理自己的着急上火,即先思考,不作为。

此时,引发父母思考的重点有二:1)孩子不上学,除了他因-反感学习和教学体制的压力以外,是否跟你们隐性的压力有关?如,你们只关心他的学习,只有他表现乖你才高兴?或予赏罚只跟他的成绩有关?或母亲总是一个唠叨者、牺牲者等等。2)从应对的策略讲,你能接受孩子不上学吗?即,你能代替孩子反感上学吗?

这里多谈点 2)。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反感上学孩子的母亲,你能在多大程度上做到代替孩子的反感,接受孩子的不上学?实话,这是一个很悖论的问题。曾奇峰回答父母的观点,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精辟,但就中国父母来说,大多是根本不能理解,即便理解,也根本做不到接受,诸如不上学等叛逆行为。举个例,如今也有很多父母已清醒、明白:没必要也很不情愿给孩子报什么课外集训班、买学区房之类,但因各种“没办法”而硬要做,许多方面都是做着自己反感的事情。为什么?心里有怕呗,害怕抗拒“强权”,脱离“起跑线”后的不确定、不堪的后果。

当孩子挑战到你的最怕,兴许是孩子使你看见他最柔软的时候。别以为,孩子逃学、打网游等,是他什么都不怕的悖逆,相反,可能是他积怨已久的负情绪(愿望受伤,再恐惧受伤的心理)没得任何理解、消化的总爆发。爆发本身,暴露了人的脆弱之极。不同于父母的,是孩子敢于抵抗,不做憋屈自己反感的事情。但代价却是,不被喜欢、不被认同。

中国母亲还有一特长,就是为孩子代劳(即代替),这是又一妨碍母亲能看见孩子的屏障。更糟的是,父母的代替,绝对意义上是代替吃苦的范畴,如不让你跌倒,不让你进厨房;代你背书包,恨不得代你生病,代你做所有...但绝不代替你,跟我立场背离的做法,如不听话、不做作业、不找对象、不成家立业等等...这也没啥不对。只是,父母一贯太讲究对错,以致见不得孩子的不好,更理解不了孩子的很多“不对”也是对的。因为他不想被你复制,但由于他还小,缺乏实力与智慧,只好用冲动的逆反,跟人作对。

须知,孩子很明白上学的重要性,但若他用不上学触碰你的最怕,那实则在表达孤独无助时的愤怒,像是甘冒风险之举,以引起你对他内心世界的关注。

基于上述,我们有理由说:直面孩子的不想上学,你唯能做的功课,不是劝诱他上学,而是先允许、接受他不上学。

要排除那种内心急恨、表面无可奈何的假接受。这没效果的,原因一,是孩子的天然感受力能嗅到父母态度的真伪、情感的真切与否;第二,你若假他亦假。孩子会惯用逆反来抗衡他不被理解的情感,在应对压力时,他会潜意识的依赖叛逆成功的快意。家庭中,如果存在逆反的强迫性重复,那是在说明,孩子想对抗虚假关系,或想打破控制性关系一直不成功。

 

 

 

 

曾奇峰老师的“作为父母,如果你们能从里到外、从想法到行动都反感现有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你们的孩子就自然去学校了--你们代替了他们反感,他们就不必反感了...”之论,用象征来理解,犹如一种“深入敌后”的思想,欲征服对手,先要知根知底。当然,你不用征服孩子,要信服于孩子。即化解孩子的反感情绪,你先要用心深入他的体验——那反感后面的伤心、失落、想法等等,然后孩子从你的情感反应中,能真正感觉到,原来你们是理解我、爱我的啊...转变才会发生。

孩子已不想上学,父母好的作为,是不作为。这类似于冷处理,但一定是不带敌意的冷处理,实际是给了孩子感觉上的认同,给了孩子的自我思考、自我抉择的空间。相信,人性是有深度认可、连接的需求,当你在不被任何人接纳,或走投无路时,反有破坏力豁出去的勇气;当你见身边人比自己更悲愤时,你会顿然平静。这也吻合了那句名言的道理:当幸福被分享时,幸福翻了倍,当痛苦被分担时,痛减弱了半。其实,生活中处理很多冲突性问题,都是这个理。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熊 玲    商业转载,请先联系。)

 

         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熊玲   

 

                         

    熊玲相关文章:

 

 从孩子“拖沓”与“任性”中看父母的行为模式

 亲子关系与命运

 守护秘密好沉重

 猫和老鼠的故事

 戒网瘾很难也很简单

 网瘾与网瘾背后的依赖情结

 青少年攻击行为——暴力的心理动力学意义

 解读青少年的另类暴力——沉溺杀手游戏

 谁让你不快乐

 害怕说“不”的心结

 关于“孩子减负,家长增‘素’”的思考(一)

 关于“孩子减负,家长增素”的思考(二)

 关于“孩子减负,家长增素”的思考(三)

 

婚姻家庭
情感困惑
同性恋
婚外情感
强迫症
恐惧症
焦虑症
抑郁症
失眠
职业规划
人际交往困难
情绪疏导
亲子教育
厌学网瘾
成长烦恼
升学压力
推荐资讯

熊玲:抑郁深处的痛:厌倦或厌恶

厌学跟抑郁有何关? 1 前不久,胡馨宇事件引发了社会热议:为什么孩子的抑郁症越来越多?以及呼吁:社会及家庭须高度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这引发和呼吁的不过是老生常谈,热点热呼过后,心理健康教育在社会、在学校、在家庭的重视度如何?人们心里清楚

  • 240846020
  • 128450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