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经典案例 > 焦虑症 >

水柔:无处安放的焦虑

发布时间:2018-11-07 10:33  点击数:
导读:焦虑,是我们这个大时代的集体神经症。 走进咨询室的我的大部分来访者,大都具有焦虑的人格特质,他们不仅仅为不可掌控的未来焦虑着,就连一些完全可把控之事,也会自己人为地制造出很多的焦虑情绪。 来看一看,下面的情景,我们是不是很熟悉呢? 场景一:接
 
焦虑,是我们这个大时代的集体神经症。
 
走进咨询室的我的大部分来访者,大都具有焦虑的人格特质,他们不仅仅为不可掌控的未来焦虑着,就连一些完全可把控之事,也会自己人为地制造出很多的焦虑情绪。
 
来看一看,下面的情景,我们是不是很熟悉呢?
 
场景一:接手了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任务,有一个月的时间可以完成,但我就是要到最后还有两天的时候才开始玩命地干这件事。在此之前,我的态度是一边拖延着不干活,追剧、刷无聊的手机讯息,同时又一边自责焦虑,心中时刻想着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没有做。于是焦虑值在时间的流逝中节节攀升,达到顶峰,直到最后期限。这就是很多人都患有的拖延癌。
 
场景二:我躺在床上告诫自己,今晚11点前一定入睡,因为睡眠对身体太重要了。还有半小时,于是我拿起手机看一小会儿,准备看10分钟就睡觉。可是手机上了身,哪是臣妾能管得住的了啊,翻翻这个信息,看看那条微博,时间嗖的一下就过了12点。于是我开始心里紧张着急,责备自己,批评自己又没克制住,没管理好自己,又没能在11点前睡觉。心里一边自责懊恼,一边却更着急加速地刷手机,直到凌晨1点,焦虑值达到了顶峰,我狠狠地蔑视了自己一番,然后关掉手机睡觉。可是,我在对自己的懊恼中,在对自己睡眠的担忧中,失眠狂魔又缠上了我......
 
大家有没有觉得,这说得就是我,就是我,就是我呢。



 
这是一个怪圈。现代人,本就承受着外在压力带来的众多焦虑,为什么还要在自己完全可以管理和控制的事情上另外再制造出一堆自己作出来的焦虑呢?
 
就进化心理学而言,焦虑并不是洪水猛兽,在很大程度上,焦虑是一种保障人类生存和推动人类发展的重要情绪力量。
 
原始社会阶段,人类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危险,而且这种危险是致命的。更加容易焦虑和保持警觉的原始人能够更好地存活下来,存活下来的原始人成为了今天人类的祖先。焦虑情绪作为基因被刻印下来,让人类得以生存繁衍。所以说,焦虑是生存的需要。
 
人类继续发展,对生存的焦虑促使人类对自己生存的世界需要有更多的了解和掌控,焦虑使得人类从未停止过探索和发展自身物种潜能的脚步,于是人类在自身焦虑的推动下获得了现在高度的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所以说,焦虑也是发展的需要。
 
现实世界里,我们也会发现,大部分在社会价值层面取得成功的人,几乎都具有焦虑人格特质。因为焦虑,他们会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生存疆域;因为焦虑,他们也会不断地发展自己的生存能力。
 
所以从生存和发展的层面上来说,适度的焦虑对我们自身是有益的。只不过问题在于,当我们过分地去夸大生存环境的危险性和陷入到对自我永不满意的苛责时,焦虑就成为了一种内在的神经症,给我们的身心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慢性应激障碍。



 
那如何才能做到保持适度的焦虑而避免过度的焦虑呢?
 
方法一:坦然承认焦虑,不欲将除之而后快。承认焦虑是我的人格底色和背景,但它也是我生命的动力和发展的驱力。
 
人的心理有一个特别奇怪的机制,当你越是想要去清除一个想法的时候,大脑越是会将注意力投注到这个想法上面,给予补偿,生怕你将它抛弃了。而这种你想扔掉又扔不掉的纠葛会让你产生很大的内耗和挫败感,从而加深内在的焦虑和自责。
 
就像我们常见的睡眠焦虑,当你越是给自己下命令:我今晚一定不要失眠的时候,大脑就会牢牢地盯住失眠。你越是抗争,就越是无法入睡,你越是想赶快甩掉它,它越是会牢牢地黏住你。而当你告诉自己,睡不着就睡不着,该干点啥就干点啥的时候,大脑反而会放松警惕,很快就感到疲倦了,好的睡眠自然而然地也来到了你身边。
 
所以,承认和接纳很重要。当我们不去用好与坏,有用与无用对焦虑进行评判时,你就不会执着于它,它就只是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一个正常的状态,它会来也会走。就如白天和黑夜,吸气与吐气,紧张与松弛是一样的,都会有自己的平衡之道。



 
方法二:为自己制定一些经过努力就能达成的小目标,不断地去行动,挑战自己的舒适区,拓宽安全区。
 
焦虑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来在于“失控”。而人类最大的失控来自对人类必死命运的恐惧。
 
对于每个人的终极命运~死亡,我们是无法去改变结局的。生命的长度不可控,但生命的广度和厚度却是我们可以去拓展的。因而不断挑战自己的舒适区,超越自我的过程,就是不断拓宽自己的生命广度,提升生命厚度,克服终极焦虑~死亡焦虑的过程。
 
对于高焦虑特质的人群,他们一方面焦虑于自己的焦虑,另一方面又不断地人为地为自己制造各种焦虑。这种潜意识对焦虑的需要是我们在早年时就延续下来的心理模式,它虽然令我们不舒服,但却是我们熟悉的模式,它会在潜意识里带给我们安全感、存在感和统合的一致感;同时制造焦虑,再解决焦虑的过程也满足了我们在夹缝中求生存的自我掌控感和自我确定感。
 
所以,当你焦虑到一团麻的时候,收回你所有发散出去的各种想法,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你完全可以做到的小事情,哪怕是扫个地,洗件衣服,你都能找回你的掌控感。



 
方法三:回到对当下身体的觉察,让身体的智慧帮助我们抚平躁动不安的内心。
 
我们的思绪、想法很少驻足于当下,它们习惯于飘在过去或是未来。假如我们的大脑总是活在过去,为过去而痛苦懊悔时,我们就容易产生抑郁倾向;而当我们的大脑总是活在未来,为未来而感到担忧迷茫时,我们就容易滋生焦虑倾向。无论大脑是在过去还是未来,都容易让我们陷入失控之中。
 
而唯有当下,才是我们唯一能掌控的时间。唯有回到当下,才能让我们的内心安定下来。
 
身体是我们活在当下最好的载体,因为身体这个东西,它只能在当下存活着。你的身体能活在过去或是未来么?
 
练习觉察呼吸是最简单的跟随身体活在当下的方法。每天花上5-10分钟的时间,搁置你所有的行动,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只将注意力投注在你的呼吸上,不带任何目的地去觉察自己的每一口吸气与吐气。没有要做什么,没有试图要用任何东西将这当下填满,更没有要达到什么样的境界。你只是老老实实地与自己的身体同在,觉察每一口吸气与吐气时身体的感觉与变化。
 
就在这个当下,我们会觉知到,身体就像一个定锚一样,牢牢地锚定我们四处飘散的惯性思维。每当我们习惯性地去游荡的时候,通过将注意力带回身体带回呼吸的练习,我们的思绪也将会被一次又一次从飘摇的海面带回安定的港湾。
 
脑神经科学的研究也表明:长期坚持呼吸觉察与身体觉察的人,大脑的杏仁核部位的反应会减弱,而这部分脑区与我们的焦虑与恐惧密切相关,主宰着我们最原始的“战斗或逃跑”的惯性反应。
 
焦虑是一种正常的、对人类有着保护功能的情绪。困扰我们的超负荷焦虑往往来自于那些让我们感觉到快要失控的内心念头。
 
因此,想要安放住我们内心的焦虑,就不要执着于脑海中的念头,更不要自我催眠地去发散各种焦虑的念头,为自己编造一个又一个糟糕结局的故事。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四川成都熊玲心理咨询机构   水柔       商业转载,请先联系。)


    四川成都熊玲心理咨询机构        水柔   



  水柔相关文章:

 
婚姻家庭
情感困惑
同性恋
婚外情感
强迫症
恐惧症
焦虑症
抑郁症
失眠
职业规划
人际交往困难
情绪疏导
亲子教育
厌学网瘾
成长烦恼
升学压力
推荐资讯

熊玲:后疫情焦虑(下):“你羊

3 你羊了吗的现在时,我们都阳了或待阳中,直面焦虑。 时间大致为:去年12月中上旬至今年1月中上旬。这一个月很具历史特殊性:终于结束了三年的管控,放开后海啸般的全民90%阳了,所谓集体免疫了。 这个现在时短暂而惊悚,人们直接体验了新冠感染的猝不及防

  • 240846020
  • 128450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