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原创文章 > 神经症 >

熊玲:欲望与防御

发布时间:2018-08-28 15:53  点击数:
导读:作者:熊玲 时间:2013-08-13浏览次数:587 (一)叩问欲望 万物有其两面性。正是物(包括精神)的两面性才生出它无限的矛盾,以及对矛盾的防御。 道家思想称,万物是阴阳相滋生、相平衡的。对人与物的存在而言,如果说物理世界,平衡是对矛盾对立的终极防御

作者:熊玲 时间:2013-08-13浏览次数:587

  

 

 

   (一)叩问欲望


    万物有其两面性。正是物(包括精神)的两面性才生出它无限的矛盾,以及对矛盾的防御。


    道家思想称,万物是阴阳相滋生、相平衡的。对人与物的存在而言,如果说物理世界,平衡是对矛盾对立的终极防御,那么人的心理世界,思想则是对欲望冲突的最高防御。


    人作为物界追求灵魂的动物,从欲望的层面,人的思想和防御则是人赖以活得有价值的存在。


    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在《人论》中说,人是文化的符号。那么,认识自己,或解读人是什么,尽可从无尽的文化符号(如圣诞树,寺庙,语言和标点号,手机,建筑,火箭等)知晓一二。
    不过人是什么的答案,因人而异。如果说人是文化的产物,那么,每个文化符号都是人的欲望象征。


    比如,(解读)标点符号“?”:若人对生存意义、价值感心怀“?”,就如有缺陷的鹅卵石,给人不完善的沉甸感;犹如胃有挂钩、肠有梗阻,致人气血不畅。心怀“?”道明人在欲望的迷宫,虽不至窒息但也不舒坦。“?”很象残缺的意义,隐射未满足的欲望。


    若这样的“?”太多或太久,心的感觉大有窒息的危险。人真正的自在,是将的问号给予清晰的回答。所谓,浮躁源自心有碍,安宁原由结打开。


    而人生,本就是一条无止境的扪心和叩问、理解和化解不同“?”的长河。人们为解惑,为圆梦,为完善意义而追逐在补缺、寻找意义、满足欲望的河流上。


    但,实现欲望的道路荆棘丛林,于是,人有了对欲望的种种防御。可以说,人有多少欲望(或需求),就有多少欲望的外衣(或防御)。


    只是有的防御看似高贵华丽,有的看似极端或幼稚。比如,爱慕虚荣者,总是爱讲面子、说大话;占有欲者,总是喜爱竞争、好赌博;征服欲者,很喜欢拯救、冒险……


    欲望因人有异,伴随人欲望的防御也因人不同。观防御模式,可知欲望的层级。如,透过服饰可知人的习性:爱穿“简单大方,纯棉或牛仔系列”的人,其个性单纯、豪爽,崇尚浪漫和自由;爱穿“紧身或职业装”的人,像是包裹著一颗拘谨的炫耀之心;爱穿“时尚休闲装”的人,掩藏不住对束缚的抗拒、透出浓郁的随心所欲之秉性。


 

 


   

   (二)欲望的防御象征


    言语本身是欲望的外衣。借“词语和成语”比喻欲望防御的类别:


    ·温润派防御:对人对事不带攻击。表现出:矜持,友善,示好,温良恭俭让,论理是深入浅出……这些语句的意涵,透出了人的个性点滴,也折射出人性风格,像层层海绵,轻轻地防御着内心柔软的愿望:害怕被人伤也怕伤着人,渴望被接纳。(以下,以主持人为例)如崔永元、朱军似的人。


     这样的愿望,这样风格的防御,感觉很美。


    ·婉约派防御:对人对事如太极高手。表现出:外柔内刚,秀外慧内,以退为进,委婉的直接,低调的自信……这些成语的意涵,反映了人性的唯美,更像是风和日丽的光景,天然地防护着人心的至纯:善良,享受,被滋润、被爱。如鲁豫、柴静似的人。


    这样的想法和防御风格,感觉甜美而温馨。


    ·风雨派防御:对人对事诚实、率性。表现出:有包容,有个性,有力量,风趣中有伤感,幽默中带犀利,抨击时是清醒的反讽,有淡定的张扬、冷静的从容……这些语句的意涵,反映了文化对人性格的进化——单纯与智慧。单纯与智慧,像是一种对自我骄傲的优雅防御,放在人际中,它既充分满足了自我展示的欲望,也令他人备受感染的舒适。如白岩松、张月似的人。


    这样的欲望和防御风格,很诱人。


    ·刀剑派防御:对人对事野性粗放。其表现分两种:一种令人感觉爽快的欲望与防御,即行为上的雷厉风行、干脆利落、气宇轩昂,语言上的直戳要害、言简意赅、尖锐犀利……这透视出对事物精准狠的判断力,可谓一种自负的自恋满足,或是一种打击对手的高端防御。


    这样的风格,既令人痛快也令人寒冷。如张绍刚似的人。

    另一种是令人不爽的欲望与防御,即行为上的攻击、破坏,语言上的咄咄逼人、讽刺挖苦、尖酸刻薄……这些词语的意涵,透出这类人的强烈敌意、愤怒、苦大仇深之情感。台上的主持人没有这样的,台下的生活里到处有这样的人。


    这种挑衅风格,是以一种伪强势防御着内心深处的自卑。

    

 

    

    (三)常见的隐形防御


    ·谎言。 谎言是欲望的外衣,它遮蔽着愿望的不确定性、不正当性、风险性,它防御着实现欲望(有可能)的被惩罚,被挫折的害怕。


    如果,你在谎言下跌到,唯有在真实中站起。


    ·受苦。如受虐,忍让,过度付出等受苦是索取的外衣,它隐藏了拯救(其实是改变)他人的愿望,也防御着激起他人内疚的动机,以及被他人关注、接纳、敬仰的渴望。受苦,是人最无意识的欲望与防御。


    你若在牺牲中受苦,其救赎是牺牲自己的拯救欲。


    ·依赖。依赖是控制的外衣,表现为“我不行,我离不开你”的无助无辜,以达到控制对方的目的。这种依赖,极好的防御着内心怕丧失、怕孤独的分离焦虑。


    你若因依赖(客体)而失去(客体),唯有独立方可拥有。

    ·悲观。过度的低调、消极、拖拉、抱怨……是恐惧的外衣,它防御着(想象中的)害怕冲突、攻击、不好后果的预感。比如,那些怨天尤人、唠叨“万一咋样”就是典型的悲观防御,这种防御可不断释放着害怕结果但实际不存在的风险焦虑,换句话,贯以悲观防御模式的背后,是拒绝失败、苛求完美的欲望。


    你若因恐惧而彷徨不安,那么,接受缺陷是安全感的良药。


    ·合理化。太理性,太讲理,太爱解释……是怀疑的外衣,它们极好的防御着有恐不正确、不合理、不被认同的担心。

    你若被怕犯错所禁锢,那么允许有错可以解放自己。

    结束语:欲望跟防御总是匹配的。脆弱的欲望,会养成依赖、回避、逃离的防御;不耻的欲望,纵容了虚伪、奸诈、欺骗的防御模式;美好的欲望,成就着善良、正义、有趣的防御风格。人海中,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欲望世界,习惯着满足他自我欲望的防御模式。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熊玲 。商业转载,请先联系。)

 

    

 

 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熊 玲

 

    熊玲相关文章:

青少年心理
婚姻情感
神经症
职场心理
推荐资讯

熊玲:恐惧症的根源来自哪里?

探寻恐惧症的恐惧根源是心理治疗过程中的任务。万事有因,任何现象存在始与终的互为因果关系。任何疾病作为一种现象(结果),都有它之所以成为疾病的来由。 所谓神经症性的恐惧,是内心对外界风险的高度敏感,又竭力压制这一风险预感的种种妥协表现,如恐高

蓝天金牛心理咨询中心

地      址:成都市金牛区交大路银河北街188号

         (华宇·锦城名都2-1-1503 室)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上午9点 — 晚上20点

预约电话:028-61996882 13348971989

               13980015187

蓝天武侯心理咨询中心

地      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27号新希望商鼎国际

         2栋2单元1307号(人南立交旁,凯宾斯基饭店对面)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上午9点 — 晚上20点

预约电话:028-85046516 18030651827

               18615718227

蓝天精品亲子课程中心

地      址:成都市金牛区交大路银河北街188号

          (华宇·锦城名都2-1-1503 室)

预约电话:028-61996882 13348971989

地 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27号新希望商鼎国际

         2栋2单元1307号

预约电话:028-85046516 18030651827

  • 240846020
  • 128450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