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诚实的后面
1
常被问及,人为什么诚实很难?
影视作品爱揭示,撒谎是人之本性,多数的时间里我们甚至都不能对自己诚实。如电影《罗生门》里的几个角,涉及生死利益(刑事案件的审理)时,他们都会忘掉不利于自己的真相,只把对自己有利的假相当真。因为人们太脆弱了,因为这么做心理才舒坦。
现实中,别说在大是大非面前,就在生活琐碎事、人际交往面前,很多人也是满嘴谎言。以精神动力学视角,撒谎行为可分两类,一类跟品性有关,多属意识层面,在责权利益冲突时,常选择“忘掉不利于自己的真相,只把对自己有利的假相当真”。代价可能是失去朋友,失去社会认同。当然本质上是失去自己,真实的自己。
另一类跟人格有关,属潜意识层面。在责权利(主要指自尊或面子)冲突面前,无意识的“忘掉不利于自己的真相,只把对自己有利的假相当真”。如,那些习惯性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老好人”、“牺牲者”、“受难者”是他们骨子里的身份,自己并不觉得。
还有些自恋型、偏执型人格者(排除严重的),在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中的表现,常常很执拗、敏感脆弱、说的好做的差....关系人总会认为他们是自私、幼稚、爱撒谎的人,与之相处常很恼火。结果往往是,要么分手,要么疏远,或强迫性重复纠缠关系。而他们自己,无论是在关系里,还是独处,都并不快乐。究其根源在他们既未能知晓自我的脆弱,也无能诚实地面对自我的脆弱。
2
值得追问,人为什不能诚实面对自己的脆弱?
这个问题,也应分两种情形。一种是不自知者,如上面举例的在人际关系,尤其亲密关系中令人恼火的自私、幼稚、爱撒谎等“不诚实”,若给出动力学的解释就是,“不诚实”意指他们人格中无意识的假自我。假自我,可比喻为面具,是主体人格形成的早期,被一种“不允许做自己”的养育环境所赐。面具的常有特征:情感情绪的“顽固不化”或“变化无常”。所以那些自恋、偏执型的种种表现,不过只是主体内在的假自我的敏感多疑、焦虑恐惧、不确定感的外射,也叫对自我脆弱的一种无意识防卫。
第二种是比较自知者。例A先生,知道自己不能诚实面对自己的脆弱:自卑、空虚。一直以来他感觉活的不是自己,总放不下虚荣,服饰必须用名牌,必须假装有气势,才能在人前感觉踏实。他也知道虚弱感的深层原因,是从小被溺爱的教育,从小就依赖于用物质取悦朋友,用穿戴好、形象好...遮掩了自己的脆弱。他很想改变,变得真正有自信,也做了很多努力,但始终感觉匮乏。问及他自信的来源可以靠什么?有自己的兴趣或目标吗?他都不知道。
3
生活中很多A先生,他们确有自省,也确有改变的行为,尽管如此,还是不快乐。这又为何,说明什么?
我猜想,主要的原因在于:自省远远不够。往往以为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应该好了,这种“自以为是”本身说明不知自己浮躁、急功近利等毛病。同时说明,诚实地接受自己还远远不够。那么对此的策略就应:改变确始于自察,接着的任务是诚实地承认,并试着接受自己依然所处的脆弱、空乏。诚实地承认,在提升自我的路上要碰撞的东西太多,须承受较长时间的焦虑反复。
另一重要原因是在:混淆了欲望与理想。欲望是你想要的东西,却不一定对它有感情,理想是你热爱的东西,缘起兴趣,对它有感情。凡事,你对它有兴有情,自会投入。A先生一类人,不断在追求,终归找不到自我,多数情况下,是错把理想当欲望追求。不过深层的原因,还是不晓自己,那个根本的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去哪里的问题。
罗素有一段话,相信对自省中的人会有帮助。他说:一个人的兴趣越多,乐趣便越多,受制于命运的情况就越少,因为他若失去一样,还可以找到另一样替代。生命短暂,兴趣有限,但还是以兴趣多到能充实我们的生活为好。
4
诚实,是件很悖论的事。由于人的各种脆弱,包括撒谎,被我们的文化视为人性或人格缺陷。谎言确是为缺陷而存在的。既然撒谎是人的本性,自我缺陷,跟撒谎的关系就是一种互为依赖关系。可想而知,做人有多么难吗。残酷的事实是,既生而为人,我们只能去直面各种悖论的麻烦。
诚实,主要是说对自我缺陷的诚实,不回避不遮掩。这很需要勇气。勇气的产生又得倚靠强的心理功能,也叫自我功能。所以,我们应该诚实地看待:撒谎的背后是心力弱,而非耍心机,不能诚实的后面是自我焦虑,而非太虚伪。那些性格脆弱的人,不是他们不愿意诚实,而是没有力量诚实。抑或,他们是一直在努力成为有勇气,有力量之人的路上,艰难爬涉。
长按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如需专业心理咨询,可拨打:13348971989 13980015187
1,文不对题很烦 关于思考的思考,这题目虽有点拗,但值得谈谈。 爱文字的我,喜欢拟个题,再围绕它书写。定题之前虽有模糊的腹稿内容,可题目一出,感觉不是大而框,就是把思维别进文不对路的陷阱。很烦。这是我常体验到的梗与焦虑。 如,本题目被改来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