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再婚夫妻的苦衷:
满身怨怒的漂亮妻子(化名:芸):我们通过网络相遇相爱,结婚已3年了。我不知道当初是因为爱,是同情,还是冲动而结婚?但我很清楚我现在是极度不平衡。从一开始到现在,依各方面的条件他都不及我,当初我愿嫁给他,是看在他外形不错,虽有些寡言沉闷但很温顺、实在,没有不良嗜好。我一心想通过我的能力去影响他,比如改变他拖沓的坏习惯,想培养他的企管能力,将来好接手我的公司。我也相信他能改变。没想到,这几年来我为他付出了很多,他不但没长进,反给你弄得一团糟,因我放手让他管了几个月公司。生活上他变得更散漫、依赖人。更让我气愤的是他那无所谓的样子,在家不是睡觉就是打游戏,完全不跟你交流!我真后悔结婚,但若分手我又不甘心,若维持关系我又没信心。我知道明摆着是他有问题,但不知为何,感觉我反被他给控制着,过得一点不轻松。
满脸无奈的帅气丈夫(化名:刚):她很强势也很能干,什么都得依着她,我受不了。以前我愿顺从她,并非是我没有主见和我依赖人,而是因为她的要求还是在理,态度也温和。如今她是蛮横无理,看我啥都不顺眼,只要不如她意就乱吼。说实话为她的要求,我已改变了很多,有些甚至是伤我自尊的,比如为了不影响她睡眠,我经常睡客厅,并多次去做“打鼾声带”切除手术,接受她对我的好,实则是安排,是不想让她不高兴。我本身就不善表达,她却埋怨我是阴沉、无男人的责任感....哎,真无语。
如果单听妻子的讲述,会觉得她嫁了一个懦弱的丈夫,同时会令人纳闷:你是结婚找老公,还是训练学生培养公司接班人?若是离婚你不甘心什么呢?
如果单听丈夫的讲述,会觉得他娶了一个强硬的怨妇,同时也令人纳闷:你结婚是找老婆,还是找你须孝顺的老母亲?为何你为她改变了很多甚至是伤自尊的事,她并无感动?为何你只能要么顺从要么沉默?
解读这些纳闷,可以透过他们在互动关系中的感觉找到答案。
芸,对她感觉的描述:我感觉自己很苦命,从小就被父母高要求,要求我做这做那,要求我带好弟妹,其实妹妹也只小我1岁半,弟弟小我3岁。我感觉自己不被他们爱。父母关系不好,总是相互诋毁,他们双方都不太能干,仅靠微薄的收入维持全家生活。在我幼小的心里我就立下了必须改变处境、必须靠自己而出人头地的雄心。实话说,对父母我只有委屈和怨怒,怨他们的无能,怒他们不顾及我的感受,对我的不公平,我一直感觉我的童年被这个家给剥夺了。第一次婚姻5年,我为了事业和家庭过得很苦,受不了老公的不求上进和无能而离婚。现在我似乎又陷入这一窘境,但我不甘心也不敢再离婚啊……
刚,对他感觉的描述:我的第一次婚姻有7年,感觉被束缚了7年。虽不幸福,但我不知为何不能主动提离婚,是她提出离婚的。我虽有解脱感,但离婚后我陷入了整整两年的自我封闭。跟现在妻子结婚后,我好不容易走出了抑郁,因此我也努力、细心地呵护这个新家庭。可没多久,那些有形和无形的压力跌重而来,我感到很沉重很压抑,感觉担不起她的期望,不,是害怕她的期望。她的确是个能干善良的女人,对我付出很多,但我并不快乐。面对她,我既感觉有依靠,又感觉有被控制的愤怒和无奈。
夫妻两相同的怨怒、无奈等情绪背后所针对的东西各异,但对婚姻的态度和感觉一致;不能也不敢离,深深被控制。
暂且不论他们“不能也不敢离婚”之动机,只要都有此心态,这个婚就离不了。所以把关注点放在:夫妻为何相互被控制,如何解除控制?
为何被控制?
从他们各自对婚姻感受的讲述里,已经道明了很多原由。
关于芸,说她现在被控制在婚姻里,或被丈夫所控制,还不如说她是被原生家庭,或被父母控制的关系翻版。因为,一个人现有的执拗行为模式,是跟他早期固有的行为模式相关。
芸在原生家庭中的角色,让人痛心地感觉像一个早熟“母亲”,和她身上重如泰山的责任。在此对于众多被剥夺童年的案例,我们很难究其谁之过,但令人无法回避“童年决定论”意指的人早年经历的重要性。芸,在婚姻里的控制行为和被控制感,完全是受她早有的控制情结所驱使,聆听她在原生家庭的种种感受,已能看到她从小被代表责任的东西所控制——
• 被父母的高期望所控制。父母把严厉、要求、期望大量倾斜给了长女的她。这是父母无意识地的理性施虐,作为孩子的芸只能无奈认同,而她体验的是委屈、被欺负、可怜。同时她只能隐忍这种感受。
• 被父母的控制型关系所控制。夫妻矛盾,大多是一种欲改变对方的控制与被控制。凡是在父母冲突关系下生活的儿童,内心体验到的也是冲突,因他害怕父母冲突又无法把控父母冲突,更无法把控自己能否被父母喜欢。也即是,紧张的父母关系环境,给与孩子的是紧张和失控的心理感受,怎样的关系环境,塑造怎样对应关系的个性特征。
• 被父母的无能所控制。用家庭动力学理解,一个家庭若父母无能尤其是父亲懦弱,会激发家庭小成员的承担动力,即缺席的力量总会流向另一人去承担。芸的原生家庭,属于父母的责任悄然移置给了芸,芸认同并内化了父母无意识的强制授权。
• 被自己的控制欲所控制。人在这些过度期望与责任的被控制下,会产生反控制欲望。所以芸有了“在我幼小的心里就立下了必须改变处境、必须靠自己出人头地的雄心”。她做到了。她也定能做到,因她所处的被“环境”控制本身就是改变的动力,也叫反控制动力。靠这一动力她实现着:有了让父母、姊妹、他人赞赏的能力,有了在家庭的权威感。能力和地位,使她摆脱被控制的同时,也驱使她欲控制身边的人和事:凡是她可掌控的事她必须事无巨细地做好,凡是像她父母那样弱的人(如丈夫、员工)她必须要求他改变。
• 被自己的救助情结所控制。芸的救助情结是深重的,从小靠自己的努力拯救了自己的弱势地位,也拯救着身边的弱者。受这一情结驱动,她强迫性要求自己把每件事做好,执意要求或帮助身边的人做到强者。表象上她的确在帮助他人、为别人付出,实则她仍在履行过去的,替代父母要求的责任。
受救助情结控制的人,总是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到头来,别人未必感动,自己也燃得憔悴。可以想象,芸在第一次婚姻是怎样努力地救助她的前夫,又是怎样承受了拯救无效的挫败。
芸的心理与行为模式,足以解释她在现有的婚姻里为什么感觉被控制,又为何会苦苦要培养、改造丈夫。她觉得“明摆着是他有问题,却不知为何,感觉我反被他给控制了,过得一点不轻松”,她不清楚,正是丈夫的“低能”牵制着她的救助欲,是她自己的怨恨无能,又势必改变无能的心理使命,驱策她必须帮助丈夫成为能人,若没达成,她势必继续被使命感所控制,当然不会轻松的。
同理,正是这一心理使命未尽,以及与芸心理使命相关的行为模式,迫使芸考虑:不能也不敢离婚。
关于刚,从他在夫妻关系里的种种感受,使人看见他似乎活在被压迫中,他在顺从和隐忍的背后,仿佛有一种受虐需要。心理层面,他两的关系就是施虐与受虐的控制关系。从刚的描述“我感觉很沉重、很压抑,感觉我担不起她的期望,不,是害怕她的期望”,可看到他处于的受虐地位。表面上是妻子芸以责任施虐与他,但如果没有他深层的依赖情结配合,芸的施虐就不成立。因此,刚的受虐,仅是满足依赖需要的无意识手段而已。
再从他“我为她改变了很多甚至是伤自尊的事,但她并不感激...她是个能干善良的女人,对我付出很多,但我并不快乐。面对她,我既感觉有依靠,又感觉有愤怒和无奈”的感受里,我们看到了一个脆弱的小男孩,顺从的是他潜意识的理想母亲,而他做出牺牲性改变的动力,不仅是为了赢得“母亲”的接纳,更重要是来于害怕分离的恐惧。刚也不清楚,他妻子芸真正的需要是“拯救”他成为一个大男人,而他的依赖情结,注定他成为不了芸期望的人,也决定了他须依赖芸这样的能干“母亲”才会有安全感。这就让人能理解,他为何不敢也不能离婚,又为何在婚姻里要么只能顺从要么沉默的缘故。
如何解除控制?
控制型的夫妻关系,是痛苦的施虐与受虐关系,无意识层面,是出于并满足了双方互补的情结需要。但多数的夫妻冲突,原由双方的控制性才有了尖锐的对立,那么解决关系对立的核心,是解除对对方的控制。
以前面举例的夫妻为例,芸是施虐性——要求、命令、代劳等主动型控制对方,刚是受虐性——顺从、隐忍、拖沓等被动型控制对方。两人共同的被控制感,显示他们都有控制对方的武器:一个使用依赖,一个使用拯救。这好比一枚铜币,双方各自只占有铜币的一面,以致他们必须控制到对方,才感觉到完整和价值存在,但这样一种“背对着背”的交互模式,永远不会流畅而只有失控感。
改变任何一方的位置,是打破“控制关系”循环的第一步。当一方调整了位置,转过身来,另一方自然就发挥不了原有位置的作用。
转过身来的做法,意味着自我的观念和行为模式的改变。即,芸的位置改变是:首先,你需从高高在上的“母亲”位置,回到平等的妻子位置,将严母的强势转化为妻子的温柔。其次,你需撤销对他的高期望,收回你誓要改变他的做法。夫妻生活里最艰苦也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改造对方,这本是一条行不通的路。
撤回对对方的改变,意味着解除控制。这可是很难的一步,因为有控制欲的人,只有借助控制别人才感觉有自我价值和安全感。但为了协调背对的交互,是须主动型控制方,撤回对对方的控制行为。
芸若能做到以上,前提是你的内心感受与想法有变化,比如,你意识到你的苦衷,是跟自己的情结和控制欲直接相关;你开始愿意看问题朝向自身,允许老公在你的面前做他自己,而不再那么对他心怀恨铁不成钢、恼怒他无能,开始感觉自己多了些柔情等等。
转过身来的做法,对于刚来说,是改变被动控制的位置:你需变得自我一点,主动一些。如,在职业取向、自我兴趣等方面,能主动表达自己的真实需要,交互时,能直接反应自己的感受,包括拒绝。用稳定的态度让芸明白“你是谁”,让芸知道你不需她的拯救,也可成为自己和她欣赏的人。
凡亲密关系的控制与被控制,打破负循环,是靠主动型控制方先做到转身,放下自己控制的武器。好比一对纠缠型的母子,母亲常常是那个富有牺牲精神、控制欲极强的人,孩子常常是一个逆反、情绪失控的问题少年,母亲须知:若想孩子变好,首先是你应撤出“拯救者”位置,还给属于孩子的成长空间。
我想,人类的雄心和控制力对成就事业是催化剂,对亲密关系却可是崔毒素。无论是夫妻还是亲子关系,想有稳定的和谐、安全与幸福感,要素很多,但重要的只有一个,就是对差异的接纳。没这个前提,什么相互的信任、理解、呵护之类只都是美丽的空中楼阁。
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熊玲 2010.9.15
熊玲相关文章:
(一)对病因的纷争 01 一对年轻夫妻,男36(简称他N),女33(简称她M),结婚十五年了,有一双儿女,有他们共同创办的一小型企业。N的原生家庭条件较好,十三年前M怀孕期,N的母亲来他们家准备带小孩,婆媳相处困难;M不幸流产。十年前M生下第一个小孩,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