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经典案例 > 情感困惑 >

熊玲:她为人好,为何难建亲密关系

发布时间:2019-10-03 10:37  点击数:
导读:在众多的亲密关系,如恋爱、婚姻关系中,我们常能看到这些情形:性格上属施虐和受虐型的配对,其关系正因他们的施受虐相吸而维系,双方可能很幸福也可能未必幸福;或者,单方是能干、付出型的受虐性格,但终将关系搞得疏远,没幸福感,多数情况下因另一方受



在众多的亲密关系,如恋爱、婚姻关系中,我们常能看到这些情形:性格上属施虐和受虐型的配对,其关系正因他们的施受虐相吸而维系,双方可能很幸福也可能未必幸福;或者,单方是能干、付出型的受虐性格,但终将关系搞得疏远,没幸福感,多数情况下因另一方受不了而分离。如,某女士K,三番五次陷入甜蜜依恋-敌对分离的恋爱之中,每次她都无可奈何地离开一个虐待她的男友,却又轻而易举地把新男友变成冷暴力她的人。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从精神分析视角,解读关系自虐的心理动力学。

 

关于自虐。在千奇百怪的人性中,有一种被心理学称为受虐性格的人,他们的行为模式以隐忍、甘愿受苦、抱怨、不断自我伤害和自我贬低等为主要表现,其无意识的愿望是:以自己饱受痛苦去折磨别人。

 

施虐受虐,常不可分地在一起。作为性格特质,可能于有些人身上两者等量,也可能有人更倾施虐,或更倾受虐。需强调的是,施虐,并非只是拳打、鞭笞,更有冷漠、嫌弃、抛弃等;受虐,也并非只是被打,更有被唾弃、被控制、被羞辱等。这样的以自我伤害,或甘受他人伤害的受虐,本质上都是自虐。

 

自虐常以两种方式呈现:关系自虐、道德自虐(更多见,另文探讨)。关系自虐,指不计代价地维持情感依恋关系,是必要通过和人的关系来确定自我。关系中的他/她无法接受分离,感觉分离危机时会强调:我可以改变我自己,牺牲我自己,让我做什么都可以,求你喜欢我,不喜欢也没关系,但求你别离开我。

 


 

 

 

 

K女士是这样的人。但她可谓能干、爱付出的好女人,为什么难建亲密关系,关系是被她“虐”断?根源在她无意识的强烈愿望:换取和依赖深刻的被爱感。

 

由于K的形象姣好、热情能干,很容易被异性喜欢。每段恋爱,包括一次短暂婚姻的初始,双方感觉都挺好,随着关系的发展,总会陷入一种怪状,她自己一味地付出,一味地对对方好,但对方不是抱怨谴责、就是冷淡她,最后是对方坚持要分手,无论她怎样求和都无果。

 

据对K的了解,这里就她恋爱无果、为何都是对方离开她...予简要分析。首先,自虐者的奇特付出模式,是一种无意识的边界侵犯。如K女士,一旦进入亲密关系,会不遗余力地对对方好,对对方的家人也都主动示好。她完全无视,关系的存在与持久,必是双方有一定的心里距离、付出与收取相对平衡作为基础的。

 

K也并非懂得,她的自我牺牲、自我忍受、冲突之后的自我谴责...表明在无意识层面是活在共生关系中的。因在她的内心世界,没有自我,只有外界,对象就是她的全部。犹如母婴一体。可在成人的关系里,这样的共生,无疑对成人是一种压力,对方迟早会因被控制感,以生气、怒斥、不回家、不交流等方式反击,这反过来对K女士,又再次或不断会感受到被忽视、被嫌弃等伤害,结果是她要么会抱怨,要么执意求沟通,多数情况是关系陷入冷战。最终,对方会因为受不了没边界的“虐战”,而选择离开。

 

 

 

 

 

 

其次,如K女士一样的能干、爱付出的自虐者,她们不太了解、不能敏感到男人需要的是什么,只知道自己需要被宠、被爱。借用山本耀司的说法“一般来讲,所谓男人,更多地是在找寻一个彰显男人身份的温暖容器。偶尔,他会在聪明的女人身上找到一丝亲情。 在女人身上,只要男人看到一丝膨胀的自我,便会厌倦她身上眼花缭乱的女性气质,甚至会轻视她。毕竟,男人不能允许任何人凌驾于他之上。”听上去,对女人而言未免狠了点,但人性就如此,存在太多无理的狠。事实上,任何亲密关系里的任何一方,骨子里都不允许谁凌驾于他/她之上的。

 

许多亲密关系的裂痕、分裂,正是源自需求的错位、再错位。K女士(潜意识欲获绝对被爱)的一味付出,非对方所需,她只为留住亲密关系,才有存在感。每段关系,与其说是对方在抛弃K,不如说是在谢绝或阻止K的受虐。

 

K还有一微妙心理,依恋SM(施虐-被虐)的性游戏,喜欢被虐的感觉。她的经验告诉,当她的身体感受到疼痛的时候,她才确认自己全身心地被爱。几段亲密关系中她未被充分满足过,并认为是对方不够虐,她自己因保守不愿随便找一个性对象,所以更依赖SM(施虐-被虐)性游戏。SM的名字是用奥地利作家 Leopold von Sacher-Masoch 来命名的,意指双方通过羞辱和虐待来达到性高潮。K女士的记忆里,她过去和父母的关系中,每次的被爱感觉,都是和承受痛苦紧密相关联,比如,给她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刚上小学时,不知犯了什么做错(忘了原因)被父亲痛打、罚跪,跪了很久,之后父亲又抱着她痛哭,说对不起她,还给她擦伤。她说,在她三十多年的人生感受里,从未得到过没有痛苦的爱,以为痛苦才是爱的感觉。两性关系中,虽然她常常陷入一种疑惑、抑郁状态,但从未停歇过为他人着想和做事。

 

我们从K的故事可以看到,关系自虐的背后有两大动力:第一,她在性关系中的受虐,是一种自体兴奋、快感的体验,更深层的动机是获取全身心的被爱感觉;在依恋这样受虐快感的同时,亦必然发展出对施虐的依恋。第二,她在亲密关系中的受虐,是她性格里的自虐倾向;即在关系中的自我挫败、自我牺牲等行为,是受性格驱使,是一种行为表象,更深层的动机是换取怜爱、粘住关系。或者说,是受无意识的分离恐惧驱使,只要你在我身边,我什么苦都能吃。后者(第二),为一种无意识的边界侵略,容易导致关系走向分裂,或叫“虐”断关系。(至于如何处理、改善关系自虐,将在另文探讨)。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熊 玲    商业转载,请先联系。

  

        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熊玲    

    

        熊玲相关文章:

 

 

    总希望有人窥探的心理正常吗?  

    已婚男人惹的

    未婚的婚姻

    单身女孩的疑惑

    感情路在何方

    可以原谅他吗

    要婚姻还是要孩子

    情感取向谁做主

    我怕被老公发现

    不一定是性爱梦

    不婚主义者,你要改变什么?

    做情绪的主人

    恋人之战的背后

    试论女孩化的男孩

    叹,情不自主

 

 

婚姻家庭
情感困惑
同性恋
婚外情感
强迫症
恐惧症
焦虑症
抑郁症
失眠
职业规划
人际交往困难
情绪疏导
亲子教育
厌学网瘾
成长烦恼
升学压力
推荐资讯

熊玲:谁害她生了病?

(一)对病因的纷争 01 一对年轻夫妻,男36(简称他N),女33(简称她M),结婚十五年了,有一双儿女,有他们共同创办的一小型企业。N的原生家庭条件较好,十三年前M怀孕期,N的母亲来他们家准备带小孩,婆媳相处困难;M不幸流产。十年前M生下第一个小孩,婆

  • 240846020
  • 128450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