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经典案例 > 成长烦恼 >

熊玲:在没有人告诉你该做什么的时候你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08-20 15:49  点击数:
导读:这一提问的前提过于模糊,也过于广泛。为便针对性的回应,需给两个假定:一是提问者是父母,在有期待的询问儿童期的孩子,或是提问者是儿童期孩子,在有焦虑的自我询问;二是成人,在处于选择性焦虑时的自我询问,一种无助的情感反应。鉴于篇幅局限,此文针

 

这一提问的前提过于模糊,也过于广泛。为便针对性的回应,需给两个假定:一是提问者是父母,在有期待的询问儿童期的孩子,或是提问者是儿童期孩子,在有焦虑的自我询问;二是成人,在处于选择性焦虑时的自我询问,一种无助的情感反应。鉴于篇幅局限,此文针对第一个假定。

 

最近遇到这样一对母子:孩子刚读小四年级,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拖沓、成绩下滑等现象,母亲深刻的反省和意识到,这跟她一贯对孩子的严苛+包揽有关,因此她强求自己放下对孩子的控制,还给孩子自主的空间。但,又出现了令母亲始料未及的情况:孩子很多时候,以一双彷徨无助的眼神问母亲:“妈妈,我现在该做什么呢?”,“妈妈,你不管我 、不给我说该做啥,我也真的不知该做什么”,“其实我很想学习好,但不知为啥就是专心不了”....如此情形,现实中并不少见。

 

就此例,我们应恭喜这位母亲,能够有自我觉醒,敢于放下对孩子的控制、还给孩子自主的空间。尽管她真要做到可能很难。但必须承认,这位母亲的“还给孩子自主的空间”意识,是解决亲子问题、和陪伴孩子成长的关键之路。第一步,确是靠父母的反省反思。

 

对孩子而言,如果他能缓解“没有人告诉我该做什么时...”的彷徨焦虑,换句话,如果他有“没人告诉我该做什么时我亦然知道做什么”的自信,那必然是成人对孩子自主性的培育,也必然是父母卸掉“牺牲或拯救者”角色,给孩子做选择、做他自己的机会。

 

所谓孩子的问题上,始终存在“你对了,世界就对”的隐喻,即,父母心理健康,孩子就舒展。因此“...你怎么办”的难题,得先由父母直面。

 

 

 

 

以那位母亲为例,包括遇同样情形的父母,当遇“在没有人告诉你该做什么的时候你怎么办?”现象时,正是你面临“看见自己”,也令孩子“看见他自己”的机遇之时,唯有看见...方能明晰“给孩子自主空间”的路上,哪些你作为,哪些你可不作为。

 

比如,对有反省的父母,借此现象是能看见:自己和孩子,属控制与失控的关联。 出现孩子“没有人告诉你该做什么的时候你不知怎么办”,分明在表述亲子关系的角色:一个领导型-母亲,一个服从型-小孩;有时是:一个不在场的领导型-母亲,一个不知该做啥的员工-小孩。即,母亲在场或给干预时,孩子处于服从与依赖的安全中,不需要考虑自己在哪里;母亲不在场,或在场不告诉你该做啥,孩子便处于孤独或分离焦虑,不知所措。心理学角度看,亲子关系若固着于共生期,孩子的个体分化会不同程度的受阻、滞后,主要表现在独处、应对冲突等情况下,情绪易失控;而为了防备这一失控,他们应对抉择时,无意识的建立了整套行为模式,如不做反应、拖延、回避等,最常见的是“随你便”。

 

若母亲你真的看清了,是你好心下的控制,溺折了孩子的主见,那么从现在开始,你需考虑先改变自己,从收回你伸得太宽的双手、学会拒绝孩子等方面做起。如,该孩子自己掌握起床时间(包括什么时候做作业等),你需坚决做到不再叫他起床,哪怕他起不来、迟到了...你也要坚定的给孩子机会,由他自己处理和承担后果。若孩子问你:我现在该做什么,怎么做?你可以不作为,即不予建议、要求,可告诉孩子:你想做什么、想怎么做,都是你的事,你做主就好。

 

借此现象,还能延伸看见:牺牲者的作为,牺牲了他者的自我(正常的攻击性自我)。这是另一种奇怪关联,一个强势或强大的母亲,会有一个斯文怯弱的孩子。这一关系的形成,既来自母亲的拯救者角色,为了亲人尤其为了孩子,完全牺牲自我的付出,而感觉着自己的存在价值,也来自孩子潜意识的配合,为了迎合大人意愿,他用弱小、无能而成全着母亲的强大,若不然,孩子会深感愧疚母亲的无私。我们从许多长大了的乖孩子身上,看到有一种被深深压抑的攻击性,体现在好些可以自我防御、自我反击的事情上,他们不能,也不敢自我...这实际就是他们从小的经验中,不能拒绝母亲的牺牲所致。

 

 

 

 

如果母亲,看见了你们亲子关系的实质,尤其看见了自身的情结,看见了你和孩子,都渴望被允许、被信任...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仍需考虑先改变自己,从更深的理解、认识自我做起。

 

无论你是谁,若缺乏主体感或自主性,一旦面临抉择、取舍时,都会像丢了魂似的,不知自己在哪里。不过,童年孩子的彷徨、拖延背后,其实并非他真的做不了什么,而是他潜意识抗拒服从,又害怕违抗权威指令的冲突下,一种被动攻击的情绪反应,因为他早已习惯了依赖被安排、被设定,这份依赖使他感觉踏实,不用承担什么自我主张的“过失过错”之风险,但独立的本能,又驱使他想抗争。

 

所以,当你看见孩子的“被动攻击”,也等于看见孩子此时的需要,不是教训,而是共情:允许他不开心,允许他不做啥或发呆,允许他表达任何感受,倾听,倾听他...接下来的事,他想要什么、想怎么做。其实当孩子的感受,被看见、被理解时,他潜在的怨就释然了。也所以,当孩子依赖你的溺爱时,你的不作为是最好的作为,或说,你温柔坚定的拒绝“代劳”,是还给孩子生长自主性空间,如攻击力、竞争性、抉择力的作为。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熊玲   商业转载,请先联系)

 

 

 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熊玲   

 

 

  熊玲相关文章:

 

  

      熊玲:亲密深处的存在孤独

      熊玲:缺陷抑或缺爱

      熊玲:借“房人树”看情感类型

      熊玲:概念移情与诱惑

      熊玲:依恋,那熟悉的陌生人

      熊玲:“强势”为何讨人嫌?

      熊玲:这样说。。。不如说

      熊玲:检视爱的容器

      熊玲:解读跨性别人的心理现实

      熊玲:戏说欲望

      熊玲:自恋的代价

      熊玲:骗子为何找上你

      熊玲:亲密的关系控制

      熊玲:是爱还是逃避爱

 

 

 

 

   

婚姻家庭
情感困惑
同性恋
婚外情感
强迫症
恐惧症
焦虑症
抑郁症
失眠
职业规划
人际交往困难
情绪疏导
亲子教育
厌学网瘾
成长烦恼
升学压力
推荐资讯

熊玲:过去现在“我是谁”【修订

以主体间精神分析视野,治疗存在性不安(之六) 本文是《以主体间精神分析视野,治疗存在性不安》的最后一篇,将讨论第三个维度:以主体间关系为视角,直面过去现在我是谁。 针对存在性不安的个案,如何直面过去现在我是谁?那就是在主体间关系的框架里,做

  • 240846020
  • 128450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