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身处亲密关系中就容易吵架?
人生奇怪的事,和悖论性的问题很多。关系越亲密越容易冲突,就是一见惯不鲜的悖论现象。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两点:1)攻击性压抑,遇到了适宜的关系场域。这里,我把攻击性压抑,视为个体的容易吵架,即愤怒情绪;把适宜的关系场域,视为安全地带,指父母、亲子、夫妻等亲密关系。这样我们就好理解,为什么人在外与人相处,显得彬彬有礼,而身处亲密关系中就容易吵架?特别是出生于上个世纪初的人,如今都是八九十岁的老人了,他们中不乏“外柔内凶”者,对外人的态度像对待上宾,对待家人像是仇人。
2)原生亲密关系的投射。精神分析的研究认为,人的依恋模式有四种:你好我不好的自卑型、我好你不好的自恋型、我好你也好的安全型、我不好你也不好的不安全型。人早期的依恋模式,或叫亲密关系模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以后的人际模式。比如,从小在被否定的关系长大的孩子,他的亲密关系则是“我不好你好的自卑型”或叫做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那么在以后的亲密关系中,他会极度在乎对方的态度和看法,也极易产生反控制。
形象的说,亲密关系,是装载个人坏情绪的容器,是承接人们原生家庭后遗症的疗养院。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机构 熊玲 商业转载,请先联系)
熊玲相关文章:
情这个东西 若问情为何物,谁也说不太清楚。人类对自然、人文、社会、科技的研究可谓情有独钟,满世界都有这些研究机构,唯独没有情为何物的研究机构。无数反映人类情感的文学、艺术、影视,也只是或真实或夸张地再现了情感生活本身,而无以道清情为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