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原创文章 > 青少年心理 >

关于“孩子减负,家长增‘素’”的思考(一)

发布时间:2018-08-26 14:34  点击数:
导读:作者: 熊玲 时间:2007-11-18浏览次数:4239 这个有点费解的题目是中国人民大学少年新闻学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市教育局实施《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推行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若干规定》的形势下提出来的。因为此规定推行后,引起了社会较大反响,特别

作者: 熊玲 时间:2007-11-18浏览次数:4239

  • 这个有点费解的题目是“中国人民大学少年新闻学院成都分院”,在成都市教育局实施《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推行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若干规定》的形势下提出来的。因为此规定推行后,引起了社会较大反响,特别是家长的反应,喜忧参半。
    我觉得上面题目有点费解,是指为何“孩子减负,家长增素”?这个“素”何意?细想想,也很能理解“费解”。
    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少年新闻学院成都分院”这样的培训机构,“素”,也许代表了他们职业的宗旨——提升人的全面素质。国家“减负”的目的,说到底是为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但“减负”能否落到实处?“减负”是否带来家长和社会对孩子的“加压”?“减负”有负面冲击吗?提出“家长增素”,也许是素质培训机构,对家长们适应“减负”的心理关注,以及对家长们提高亲子教育素质的殷切期望。
    “成都分院”希望我们心理咨询机构与他们携手关注“孩子减负,家长增素”的社会课题。在这样的课题下,我有以下思考:
    一、“减负”本是老生常谈,为何社会反响较大?
    1 、孩子减负的必要何在?
    2、 孩子减负的难度在哪里?
    二、孩子减负,为何几家欢喜几家愁
    1 、“喜家”的心理;
    2 、“愁家”的心理;
    三、孩子减负,家长做些啥?
    1 、认识孩子的内心世界(你要读懂孩子,首先要成为孩子);
    2 、认识孩子的难题(童年的忽视);
    3 、认识父母教育的盲点(“应该”之暴虐、溺爱的陷井、忽视与苛求、焦虑感染);
    4 、重视孩子的情感教育(什么是情感教育、陪孩子一起成长)。
      
    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所   熊 玲  2007,11,15
     
青少年心理
婚姻情感
神经症
职场心理
推荐资讯

熊玲:隐匿的侵凌关系:焦虑的爱

隐匿的侵凌关系:焦虑的爱 (又名:孩子被动攻击了什么?) 针对现象:很多老师哀叹,面对中小学生越来越多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深感无力;很多家长抱怨,快被孩子的越发不自律,凡事拖延、无所畏的冷傲对抗(即被动攻击)搞疯了。问题提出:孩子不自律意

  • 240846020
  • 128450380